《进击的巨人》《自由之翼》究竟是在讲什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进击的巨人标志图片 自由之翼 《进击的巨人》《自由之翼》究竟是在讲什么?

《进击的巨人》《自由之翼》究竟是在讲什么?

2024-06-02 11: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进击的巨人》在我看来是一部画面感很强的寓言故事。

一个优秀的寓言故事所必备的不仅是引人入胜的外在形式还有深刻的意义。这部作品的意义,我认为不是像某些人所理解的中日关系的映射。作为寓言故事一定要进一步触及更普遍的人性。

为什么说画面感很强,因为作为漫画的分镜,看似松散却总是让人觉得意有所指,遥相呼应,发人深思。

马来篇对所谓真实历史的解读,我认为结合最近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看会有很多新的启发。

一 形象与世界观

大家应该注意到上面两张图的相似性了。都是人类作为渺小之物,去挑战巨大而又看似未知的生物。这和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自由的定义和面对未知恐惧态度有关。

作品首先利用外在的形式吸引广大观众,人类依靠立体机动装置对抗巨人(巨大生物),其实是远古时期人类依靠工具对抗庞大生物 的形象迁移,很容易形成冲击力和共鸣。只要有这一形象,巨人这一作品就可以在第一印象上让人们觉得这个作品很有趣,但单单是有趣还是不够的。

从世界观上讲,作品是一个异化的很像真实世界的世界,只不过利用巨人和墙这一形象象征了人类未知的恐惧,巨人是看似强大的掠食者的存在,大部分没有大脑,只有进食的低级欲望,而无脑巨人又可以被人类所变化的拥有丰富情感和目的的智慧巨人所影响控制,很类似现实社会的结构。而墙内人类大部分安于现状,对于调查兵团的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的壁外探索很不理解,让人联想到NASA回应赞比亚修女《为什么要探索宇宙》。

训练兵团通过考试的优等生前10名反而派到内地,而真正优秀的调查兵团却只有有胆量毅力的人参加,不免让我们质疑人类人才筛选选拔制度体系的合理性。当然这样的看似不合理的制度中也蕴含着合理性。人们很努力地磨炼一项技能,却是为了逃避使用技能的环境。这在现实社会也极其普遍。

如何理解《进击的巨人》中优秀的新兵反而被分配去安全的宪兵团中?这是不合理的制度吗?

二 外面的世界与墙壁

从时间线来讲,故事开始年少的主角与伙伴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相信几乎所有人少年时一样都有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充满着求知欲和好奇心,一本记录外面世界的禁书可以让少年如痴如醉。

但很快这种求知欲和好奇心遇到了阻碍。

艾伦提出要到墙外探险时,母亲激烈地反对。

作品中多次出现了类似情节

当希斯特里亚要越过栅栏时, 尤弥尔激动地警告了不能越过去。

这两个情节,都是年长者警告年轻一代不准越过界限,否则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只准在被定义的界限内寻找幸福。

栅栏的实体形象类似墙,既是保护,也是限制。想想中国历史上的长城也是同样的作用。看似保护了农耕民族,但是并没有防御住游牧民族,却因此禁锢了长城内农耕民族的思维,使得农耕民族在大航海时代落后。墙壁不只是指实体的墙,更重要的是人的思想构成的墙。

随着剧情的展开,我们知道无论巨人还是城墙都是人造物。人造物最终是由人的建造的。实体的墙最终是由思想上的墙构成的。建造墙的统治阶级贵族阶层可能部分是骄奢淫逸的,但是作为建造墙主导意志的最高统治者的王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却很可能是如家族长者般善意的。巨人中的三道墙,体现了初代王建造墙的意志。而初代王的意志是什么呢?我们可以通过漫画的这段话得知

初代王的理想乃是建造一个封闭的乐园。

但在栅栏内不只有幸福,还有好似轮回式的继承。

三 历史轮回

这种轮回的体现在于人类的思想被巨人的力量支配

同样相似的情节,使得主角逐渐明白被上一代的恩怨仇恨支配,继续轮回并不是人类进步方向。艾伦的呐喊正是想要扯断这一悲剧的连锁。

而行为上的轮回是由思想上的轮回造成的。这点恰恰体现在始祖家族通过继承始祖巨人思想轮回上。就好似人类并不存在一个唯一不变的精英贵族领导一样。

即便如初代王版强大,也毕竟是人,而不是神。在这里神是某种既有秩序的体现,或者说也是象征父权的巨人的支配力。

但即便如此,人类面对不可预期的未知因素都是无能为力。

在森林女巨人一役中,利威尔让艾伦自己选择相信同伴,还是相信自己,无论如何结果都没人能预知,人类的意志并不能完全控制世界。很多事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人的选择造成了不同事物的结果。作品充满了人对未知不测因素造成悲剧的无奈色彩。

51话结尾牺牲的利威尔班和第104期训练兵团:拥有实体的东西,总有一天会。。。

同样的人类的历史上,也是如此。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总是有些相似的人和事出现。

93话,莱纳看到马来新一代与当年战士组的相似,重复相同的悲剧。莱纳对法尔科呐喊到:

在这被支配的世界中,少年要向外迈出第一步。这大概每代人都要经历的责任和包袱。虽然人不知道自己迈出的这一步对不对,但也总好过在墙内一无所知的死去重复上一代的轮回。

具象的墙壁,无论看似多么坚固的墙壁,都不是坚不可摧的,最终的命运都是被摧毁。如同长城没有防御住游牧民族一样,巨人世界的三道墙同样没有阻止巨人的侵入。

而第96话倒叙中反观破墙者恐慌的窘境,当时的心理活动

而他们之所以会做出看似邪恶的事,只是因为他们的思想是所处时代和社会讲的故事洗脑的产物。

墙内人和墙外人都是艾尔迪亚人,本来没什么分别。莱纳他们这些墙外人虽然一直受到马来的洗脑教育,但经过在墙内生活了几年,也开始墙内人都是恶魔这个命题的怀疑,自我意识不断地觉醒和成长。开始认为自己过去做了无可挽回的错事,感受到深深的自责和悔恨。

过去的回忆浮现眼前,莱纳决定赎罪。然而真正造成这些悲剧的是什么呢?

正是这些空空如也的故事。

四 人类与人造物,故事的矛盾

我们把人类接触的概念按照与人类的关系分为,人类,人造物,自然物。人类创造人造物,这些人造物包括虚拟的概念,国家,民族,荣誉,财富,法律,某种秩序和体系,也包括实体的物质,工业产品,伟大的建筑物等,这些人造物都是形式,都是人类讲的故事而构造的产物,换句话说都是人的思想产物

人造物本来是人类在一定时期内为了自身需要所创造工具性质的存在,但却反过来因为人类对未知的恐惧,被用来限制人类进入下一个时代。故事在某一历史时期可能通过"乐园"的形式束缚人类,例如金钱,国家,长城等人造物,在某一历史时期对人类来说是"有用的",但下一个历史时期就有可能成为束缚。在"乐园‘’中人们享受没有未来的快乐,沉浸其中无法醒来。所谓的"乐园",开始人类享受其中的是看似无穷的快乐,然而在随后乐园逐渐演变为用恐惧去支配人类,禁闭对外探索的道具。没有探索的福乐人类将死于虚构的乐园之内。现在的互联网时代也是同样的。

人类看似活在被墙和乐园背后的思想控制的世界,那么自由究竟是什么?

所谓自由在故事应该是打破轮回的不同的选择,而且是由故事中人类天生的好奇心驱动的

一切付出和牺牲的意义是什么呢?

一切付出和牺牲都是为了在今天继续前进,这是仅有的,能够用来对抗这残酷世界的方法!

人类又为什么一定要到达海边?

而埃尔文冲锋和艾尔敏吸引超大巨人的火力,根本上都是为了实现去地下室和去看大海的梦想,这些梦想的驱动力是人类天生的好奇心。

问为什么,这恰恰是好奇心犹在的体现。正是这一个为什么,是埃尔文一生前进的动力,要去地下室了解这个世界的真相,也是调查兵团前进的动力,更是人类文明前进的动力。

五 作者的观点

作者借耶格尔之口讲出了自己的观点。而耶格尔又是谁?在真实世界中本该守卫柏林墙却开放墙的人。

作者的观点:人类的想象力与自由灵魂是人类的骄傲。

这个巨人不管在哪一个时代,都会为了追求自由而不断前进!

墙内人基斯·夏迪斯和墙外人格里沙 耶格尔作为进击的巨人灵魂的历史相会,也引发了之后的故事。

人类真正的先驱是什么样的人?是在时间和空间,思想和行为不断前进的人。

在第100话,在和莱纳和解后,艾伦这样回答:我大概天生如此吧,我会继续前进。

我想这大概就是作品想要传达给观众的。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